欢迎访问技能高考网!本站提供湖北技能高考、单招考试一站式服务。
技能高考网
  • 医学院校
  • 学校资讯
  • 招生简章
  • 招生专业
  • 招生问答
  •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技能高考网 > 医学院 > 学校资讯 >

    河南医学专科学校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9-08-26 17:36

    河南医学专科学校有四所

    1. 河南中医药大学

    t019186ac470826174d.jpg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是华夏民族始祖、人文初祖黄帝的故里,是医圣张仲景的故乡。自古以来,中原医林兴盛,名医大家辈出,中药资源丰富,群众基础深厚,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河南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全国建校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前身是1955年在开封创办的河南省中医进修学校。学校位于省会郑州,现有4个校区,分别为龙子湖校区、东明路校区、人民路校区、东风路校区,占地面积1594.94亩。建筑面积61.88 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79亿元。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高校、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培养高校、教育部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招生院校、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是河南省中医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龙头和中心。

    60年来,学校已由单一的中医药学科发展为医、理、管、工、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涵盖本科、研究生(博士、硕士)、留学生、继续教育等多个培养类别的综合性中医药大学。现设有基础医学院、药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骨伤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护理学院、康复医学院、管理学院、外语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研部等16个院(部)。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海外招生,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1700余人,留学生97人。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兴校”战略,打造了一支实力雄厚的人才队伍。现有教职工1446人,专任教师1019人。硕士生导师58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0人。有国医大师3人,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全国名中医3人,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中原学者2人。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7人; 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 享受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72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1人; 河南省特聘教授6人,河南省教学名师7人,河南省优秀专家33人; 河南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20人; 省名中医31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和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28人; 厅级学术技术带头人84人; 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养对象15人;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人选9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各级别人才项目获得者119人。先后有20多人次获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师德建设先进个人”等殊荣;140余人次被评为省“优秀教师”、“师德建设先进个人”、“劳动模范”和“教育教学先进工作者”。

    不断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全面提升教学水平。现设有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药物制剂、预防医学、制药工程、中药制药、生物工程、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文化产业管理、应用心理学、康复治疗学、中药资源与开发、汉语国际教育、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软件工程、中医儿科学、中医养生学、临床医学、中医康复学、健康服务与管理学等29个本科专业和1个应用心理学第二学位专业。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24个,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1个,河南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9个。有4个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7个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0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8个省级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8个省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8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7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等。学校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依托仲景故里资源,开办“仲景学术传承班”、“平乐正骨传承班”、“中药传承班”。积极开展仲景学术研究和学术活动,进一步挖掘仲景学术,并使之弘扬光大。我校先后完成了《伤寒论》教学片及电影《张仲景》的拍摄,成立了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术传承与创新共同体、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仲景传承与创新分会、仲景传承与创新中心、河南省仲景方药现代研究重点实验室、张仲景传承创新中心,编撰完成了600万字、5卷12册的《张仲景学术研究大成》,出版了系列研究专著,建立了目前国内一流的仲景学术研究论文目录数据库;举办了仲景科技文化节、百家论坛、国际和全国学术会议等系列学术活动等,彰显了学校立足河南,突出仲景的办学特色。

    高度重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校现有中医学、中药学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中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护理学、医学技术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中医、中药学、护理、翻译、公共管理等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03年被教育部批准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下设3所集教学、医疗、科研为一体的直属附属医院,开放床位5300余张。年门诊量达510万余人次,年收住院病人13万余人次,医疗综合服务水平稳居全国前列。附属医院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大力加强专科专病建设,有国家级重点专科(专病)35个、省级重点专科23个。学校有9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分别为河南中医药大学附属洛阳正骨医院、郑州市中医院、安阳市中医院、开封市中医院、濮阳市中医院、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洛阳市第一中医院、郑州人民医院、驻马店市中医院,其他教学实习医院55所。医疗联合体建设卓有成效,与143家兄弟医院、医疗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拉大了合作框架。中医儿科等8个专科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项目,二附院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项目,健康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学校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现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30个,包括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1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6个,河南省重点实验室5个,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2个,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河南省工程实验室3个,1个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河南省众创空间1个,河南省大数据双创基地1个;厅局级以上科研平台6个,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3个,郑州市重点实验室3个;校级研究所(中心)和研究室60个。学校有实验动物中心,电镜中心公共科研平台2个及医学类、药学类共享平台2个。以科技部国家科技合作基地、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河南省重点实验室等平台为依托,在仲景方药研究与开发、中医药治疗免疫和过敏性疾病、艾滋病的研究等方面与世界先进科研团队开展了深入的科技合作。加强了对重大疑难疾病、传染病、中医方药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以及河南地道药材标准化、现代化研究,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建校以来我校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荣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66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64项;荣获全国教育教学“十三五”规划项目1项,国家首批虚拟教学实验项目1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74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研奖励82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515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03项;出版学术专著(译著)、教材(主编)共1237部。发表学术论文41951篇,被SCIE、EI、ISTP等收录1829篇;近5年来,学校共承担科研项目1815项,其中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等国家级项目135项,省部级项目425项,厅局级项目1255项,累计承担科研项目计划经费22806.13万元。

    学校主办有《中医学报》和《河南中医》两种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均为教育部中国高校优秀期刊、中国高校特色期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教育部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收录期刊。《中医学报》还跻身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行列,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评为优秀编辑部,连续四届被评为河南省自然科学类一级期刊、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并且成为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期刊、波兰《哥白尼索引》来源期刊。图书馆各类图书162万册,中外文期刊3383种,中外文数据库113种,馆藏的中医线装古籍文献尤为丰富,收藏量居全国中医药院校前列。

    学校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近40年,目前紧紧围绕“国际知名、国内一流”工作目标,与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科研与医疗机构、企业等广泛开展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医疗服务、产品研发等多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深入推进了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和中医药国际教育“一带一路” 倡议的实施。马来西亚仲景学院的招生,意大利锡耶那大学的护理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相继获批,服务国家外交的援外工作取得显著效果,在国际合作行业的地位逐步提升。中医药医疗外派二十余名骨干医生、教师远赴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等国家进行援非医疗工作,涌现出多名“和谐医疗先进个人”,为河南省赢得了良好声誉。着力推进了中医药沿“一带一路”走出去;同时我校也积极探索将国外优势教育资源引进来,高效整合校内外办学资源,合理配置、有力推进国际化发展,形成了显著的特色与优势。来华留学生来源渠道和人数逐年递增,层次不断提高。

    学校大力开展校地、校企合作,全方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与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卢氏县人民政府、许昌市人民政府、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红日集团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嵩山少林寺等签署合作协议,成立了“河南中医药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开拓了校、政、企多方共同合作的新模式。在卢氏、济源、西峡等地建有14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承担全省30多个、70余万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的技术指导任务,带动了近30万药农致富。

    历经60载栉风沐雨、砥砺奋进,学校秉承“厚德博学,承古拓新”校训和“不畏险阻、攻坚克难的精神气概,百折不挠、坚韧图成的精神品格,抢抓机遇、勇于担当的精神追求,和衷共济、众志成城的精神特质”为核心表现的大学精神,孕育并形成了“立德铸魂,德术兼备”育人理念,“以文化人”的校园文化特色更加凸显。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10万余名。毕业生中涌现出了一批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科学家、名医大家、企业家、管理专家等。老师中涌现出了以“2016河南最美教师”朱现民、2017“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张磊、首届“河南最美医生”李发枝、“中国好医生”徐立然,以及首届“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和“全国三好学生标兵”、“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等为代表的感动中原、唱响全国的优秀大学生先进群体,展示了我校良好的育人成果。

    学校积极发挥文化传承创新职能,以传承中医药知识、弘扬中医药文化为己任,以打造中原中医药文化品牌为目标,加大特色校园文化景观建设,拥有河南中医药博物馆、河南中药植物园、人体科学馆、中医源文化展厅、医德馆以及中原文化、中医药文化、药企文化展厅,在满足学校教学科研的同时,面向社会开放,积极向各界宣传、展示中医药文化。近年来接待省内外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中小学生等中医药爱好者5万余人。2015年6月,学校被命名为第一批“河南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同年9月获批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成为全国第一家以高校名义获此殊荣的单位。

    全面提升综合办学实力,教育质量不断提高。近年来,中央、省、市等新闻媒体对我校整体发展、教学改革、思想道德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成效和师生先进事迹等进行了广泛报道。学校先后获“全国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医学教育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行风建设先进单位”、“中原最具魅力大学”等诸多殊荣,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高校德育评估中均获优秀。顺利通过国家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目前,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在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全体师生员工同心协力,不断进取,正以饱满的激情和昂扬的斗志,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和第一次党代会精神,为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教学研究型中医药大学而努力奋斗!

    2.河南护理职业学院

    8t5gph1v1d.jpg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创建于1951年,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八大古都之一——河南省安阳市。学院是河南省唯一的公办护理职业学院,是河南省卫生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直属河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管理。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及卫生计生工作方针,秉承“敦品励志、笃学健魄”的校训和“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校风,依据“依法治校、勤俭办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思路,明确“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强技能、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技术技能卫生人才”的办学方向,确立了“立足河南、服务全国、走向世界,创办成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国际化高等护理学院”的办学定位。

    学院占地面积542.5亩,建筑面积18.4万余平方米,建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口腔、急救、解剖、形态、机能、药学、影像、检验、康复、计算机等160个实验(训)室,建筑面积4.9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9645.2万元,图书馆藏书54.5万册。同时,学院拥有附属三级甲等医院1所、附属口腔医院1所、教学医院22所。

    学院内设护理系、医学技术系、药学检验系和基础医学部、公共学科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等“三系三部”,开设口腔医学、临床医学、护理、涉外护理、助产、老年服务与管理、口腔医学技术、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医学营养等12个专业,其中护理、口腔、助产等3个专业被确定为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生源遍布国内1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在校生近10000人,其中在校高职(专科)学生总数8967人。

    学院高度重视教学和科研工作,拥有一支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勇于奉献的教师团队。现有专兼职教师625人,其中研究生232人,双师型教师167人,副高级以上职称19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市优秀专家及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48人。“十二五”期间,学院共完成省厅级及以上科研项目立项72项、结项65项、科研成果127项,其中省部级成果2项,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11个,发表论文894篇,其中核心论文54篇,国家级论文755篇,教师参编著作教材167部。

    学院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经省卫计委批准,成立了“河南省国际护理培训中心”、“河南省老年健康服务培训中心”,引进了“国际教育平台”,不断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护理专业教育国际化进程,助力学生实现国际市场高端就业,努力打造“河南护理”特色品牌效应。目前,学院涉外护理专业已发展到日语、英语、德语等三个方向,在校生694人,已有30多名学生通过选拔考核赴美国、澳大利亚、匈牙利、日本等国留学就业。同时,学院与德国牙科技术协会合作,采用德国先进的牙科培训标准,启动了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全方位改革,力争把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建成骨干专业,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口腔行业技能技术人才。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实习及就业工作。目前校外实习基地已增加至包括北京301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国内知名医院和企业在内的合作单位124所,范围覆盖全国24个省、48个城市。实习生以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一流的实践技能,得到实习教学医院的高度评价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各实习单位纷纷表示愿意优先接收我院实习生留院工作。“实习-就业一体化”的推进,促使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建校67年来,学院共为社会培养7万余名大中专学生,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促进河南省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学院先后被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护理实训基地”、“河南省护理人才培训基地”、“河南省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师省级培训基地”,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先进集体”、“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职业教育特色院校”、“河南省卫生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等40余项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

    当前,面对职业教育大好的历史发展机遇,学院在完善基础建设的同时,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走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目标明确、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社会满意的现代国际化护理职业学院。

    3.河南推拿职业学院

    1556506407.jpg

    河南推拿职业学院是公办专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其前身是始建于1959年的“河南省针灸推拿学校”及2001年与河南中医学院联合组建的“河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职业学院”,2011年独立升格为河南推拿职业学院。学院是河南省职业教育特色院校,也是全国唯一以推拿命名的高等职业院校,主要培养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等技能型人才,同时举办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现开设有针灸推拿、中医骨伤、中医学、康复治疗技术、护理、中药学等专业。

    学院位于千年帝都、牡丹之乡、历史文化旅游名城--洛阳。北依洛河,南望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东邻洛阳体育公园,西接洛阳理工学院,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酒店、商场、饭店、公园遍布周围,是莘莘学子求学、生活的理想园地。

    中医推拿起源于洛阳,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记载:“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故导引按跷者,亦从中央出也”。这里的“中央”即指洛阳一带,“按跷”即推拿。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针灸推拿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运用银针或手法刺激人体的经络腧穴或特定部位,通过经络感传,调和气血、调整脏腑,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广泛应用于骨伤科、内科、妇科、儿科等疾病的治疗。

    中华医学,博大精深,针灸推拿,绿色疗法。50年弦歌不辍。学院充分利用中医推拿起源于洛阳这一得天独厚的中医文化资源优势,继承并发扬光大了中医推拿这个既古老又具有无限生机的特色疗法,打造出了“河洛推拿”金字品牌,在全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目前,学院已形成了以高职、中职、职业培训为主,医疗、保健产业协调发展的多层次办学格局,其办学历史、占地面积、基本设施、办学规模、专业建设、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校园环境及辐射带动能力均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学院占地近400亩,在校生6000余名,环境优美,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楼、体育场、附属医院等教学生活设施完备,图书馆藏资源丰富,教科研设备总值近3000万元。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00多名,省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行业协会知名专家等40余名,涌现出了“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王建华、硕士研究生导师宋朝功等一批名师、名医。近年来,学院教师先后主持编写了一整套全国高职统编及校本教材,出版学术专著50余部,荣获省、市级教学科研成果奖60余项,获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多项,自主开发了具有知识产权的与针灸推拿专业教材配套使用的一整套手法实训视频教程,具有较高的教科研水平。

    建校以来,学院秉承“以人为本、承古创新、突出技能、注重质量”的办学理念,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医疗卫生专业人才。他们以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技能,稳固立足于北京、上海、广州、杭州、重庆等城市的医疗服务市场,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和社会欢迎,毕业生长期供不应求。

    学院积极推动中医文化的国际传播,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先后与美国、德国、瑞士、意大利、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开展学术交流和项目合作,接待了数十个国家的学术代表团参观考察,为中医走向世界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学院的办学成果得到了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1999年,时任河南省省长的李克强同志为学院建校四十周年题词。原国务委员司马义·艾买提,原民政部部长崔乃夫、多吉才让;河南省副省长徐继超等领导多次亲临学院视察指导。学院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学校”“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随着我国健康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迫切需要发展、利用好中医药,继承、弘扬好中医药文化。带着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沐浴着河洛文化的恩泽,河南推拿职业学院正以奔跑的姿态,朝着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质量高职院校奋斗目标阔步前行!

    4.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t01c1d225a949b7bc47.jpg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置的一所公办医学普通高等专科学校,隶属于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学校创办于1952年,前身是河南省卫生干部学校,承担全省医疗卫生人员培训和普通中等医学教育;1984年升格为河南卫生职工学院,承担成人专科医学教育,1993年增挂河南职工医学院牌子;2002年开始招收普通专科学生,承担普通专科医学教育任务;2013年3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制为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建校60多年来,学校秉持“厚德、博学、笃行、致远”的校训,弘扬“自强不息、百折不挠、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医专精神,立足河南,辐射全国,面向基层,依托行业,服务社会,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持续加强内涵建设,紧密结合河南省卫生健康行业和相关产业发展需要,着力培养、培训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遍布我省医疗卫生单位,为全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南校区位于郑州新郑教育园区,北校区位于郑州市金水区,占地面积共1122亩,校舍总建筑面积30.9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5.35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900万元,馆藏图书78.5万册,电子图书51万册。学校现有专任教师59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67人,博士12人、硕士266人;拥有二级教授、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职业教育教学专家、省级青年骨干教师等34人,引进特聘教授9人。学校面向全国18个省份招生,现有全日制学生11186人,成人专科教育学生737人,2018年报到率97.68%,毕业生就业率97.01%,获得“改革开放40周年具有国内影响力河南高校”荣誉称号。

    学校是河南省职业教育特色院校,省级优质校建设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士官人才培养定点院校。目前设护理系、医学系、药学系、检验系、医学技术系、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公共基础部、基础医学部、体育部、继续教育部等教学单位,开设临床医学、护理、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等23个专业(方向)。护理专业是全国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类示范专业点、全国护理示范实训基地、省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药学专业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学校连续七届蝉联全省护理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荣获全国卫生职业院校检验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三次、二等奖两次,临床医学专业团体一等奖、影像专业团体三等奖。

    学校组建了1500平方米的医学科研实验中心,建有河南省脑退行性疾病重点实验室、老年医学研究所、肿瘤研究所和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实验室等。建成河南省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包括基础实验室、专业实训室共135个。近3年取得厅级以上课题190项,获得专利55项,发表论文678篇;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立体化教材3门。学校职业培训成效显著,作为河南卫生人员培训中心、河南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河南省护理人员培训中心、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等14个省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基地,持续开展全省专科护士培训、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乡村医生培训等,促进全省卫生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提升,年均培训各类人员达1.5万人。

    学校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医院,设计床位1500张,一期开放床位520张,专业齐全,设备先进,完善功能。同时,加强校院合作,共同建设了65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满足临床教学和实习实训需要。

    近年来,学校被评为全国全科医学教育重点学校、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标兵学校、河南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全省学校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卫生系统先进单位、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风雨历程六十载,不忘初心再出发!站在新的起点,全体河南医专人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开启建设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医学院校的新征程。

    湖北单招/技能高考院校库

    免责声明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