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学院人力资源管理

发布时间:2019-10-12 17:06 进入武汉学院招生网

管理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51人(6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其中,教授、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老师占98%;“双师型”教师占全系教师31.4%。大部分专职教师具有工科和管理学相结合的复合知识结构,教学团队具备发挥学科交叉的优势,学缘结构合理。 专任教师教学、科研成果丰硕。近三年,3人获“青年教师竞赛”二等奖、三等奖,专任教师获省级研究项目立项26项,校级科研项目16项,主编教材12余部,出版专著8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其中在权威期刊、CSSCI核心期刊、CSCD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发表50余篇。3人获陈一丹奖·教师典范奖,10人获陈一丹奖·科研创新奖、3人获陈一丹奖·科研立项奖、1人获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拥有民办高校中堪称豪华的教师阵容——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博士学历的教师,比重高达80%以上,科研能力在全系属于领先地位;本专业50%以上的专业教师都属于双师型教师,实务操作能力强。本专业师生屡次在全国性人力资源专业技能大奖中夺得桂冠,教学成果斐然。本专业毕业生有2/3以上能获得在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集中实习并择优就业的机会。

(一)专业定位

本专业依托武汉学院在经济、管理、法律、金融财务等多学科优势,以“全人发展”理念,着力培养学生在系统学习经济管理类学科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人力资源各个模块的功能与实践应用,培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具有较强人际沟通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能在各级事业单位、企业、社会团体、专业机构等从事人力资源规划、培训与开发、组织设计与岗位设计、绩效考评、薪酬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建设思路

以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倡导行程式评估教学改革,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紧密相结合的专业特色,科学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结合人力资源管理行业发展的新成果及新动态,按照应用型本科的教学特点、专业课程教学特色进行教材和课程体系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采用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注重教师队伍的发展提升,加大“双师型”队伍的建设。

(三)建设措施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专业建设为基础,努力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有计划地培养和引进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形成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规范管理,建立教学工作的良好运行机制;采取“高管进课堂,产教融合”的模式,充分利用实习基地企业资源,将行业最新、实用的案例、实践经验传授学生;加强科研工作,组建科研教研团队,科研促教教学的学术氛围浓厚。

(四)建设成效

本专业2014年开始招生,现有在校本科生161人,专任教师15名,中高级职称占100%,共享工商管理系专业实验室3个 ,设备经费累计80万元,建有专业校外实习基地3个;图书资料、教学经费满足教学基本需要,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良好;教材建设规划合理,教材选用贴近“应用”且均属于近三年优质教材;实践类课程教学计划合理,毕业设计选题结合实际,综合性强,做到1人1题。此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专业学生在人力资源专业的沙盘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各类奖项多项。

办学特色

· 理论与实践并重,博士教授+双师型老师+高管客座教授

· 以赛促教,在实战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及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 导师制,从大一到大四的全情陪护

· 校企合作,为学生就业保驾护航

· 国际化的办学理念,注重外交流合作

以赛促教

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竞赛(精创教育杯)是面向全国省、市、自治区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竞赛项目,由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组织承办,由精创公司承担技术支持。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竞赛至今已经举办两届,我校工商管理系人力资源专业的学子在2016年中的比赛分别获得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竞赛国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竞赛湖北省赛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的好成绩。由于之前的学生取得了好成绩,极大鼓舞了我校工商管理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为了参加2018年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竞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近100人报名参与了学校组织的选拔赛。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竞赛起到了很好的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的,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