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术后第2天,患者应采取的体位是
B、半坐卧位
C、头低足高位
D、中凹卧位
E、俯卧位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1)头高足低位主要适用范围:①颈椎骨折病人进行颅骨牵引时,以利用人体重力作用反牵引力。②减轻颅内压,以预防脑水肿。③开颅手术后病人。该患者在全麻下行颅内血肿清除术为开颅手术,术后第二天应采取头高足低位,以降低颅内压,预防脑水肿(A对);
(2)半卧位的适用范围:①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患者。采用半卧位可减少局部出血;②胸腔疾病、胸部创伤或心脏疾病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采取半卧位,由于重力作用,部分血液滞留于下肢与盆腔,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减轻肺淤血和心脏负担;同时可使膈肌位置下降,减轻腹腔内脏器对心肺的压力,肺活量增加,有利于气体交换,使呼吸困难的症状得到改善。③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采用半卧位可使腹腔渗出液流入抗感染性较强的盆腔,促使感染局限,便于引流,还可防止感染向上蔓延引起膈下脓肿。此外,腹部手术后患者采用半卧位可松弛腹肌,减轻腹部切口张力,缓解疼痛,促进舒适,利于切口愈合。④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采用半卧位,有利于患者向站立位过渡,使其逐渐适应体位改变(B错)。
(3)头低足高位的适用范围:①肺部分泌物引流,使痰易于排出;②十二指肠引流术,有利于胆汁引流;③妊娠时胎膜早破,防止脐带脱垂;④跟骨或胫骨结节牵引时,利用人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防止下滑(C错)。
(4)中凹卧位又称休克卧位,主要适用于休克患者。抬高头胸部,有利于保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从而改善缺氧症状;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回流,增加心排出量而使休克症状得到缓解(D错);
(5)俯卧位的适用范围:①腰背部检查或配合胰、胆管造影检查时;②颈椎手术后或腰、背、臀部有伤口,不能平卧或侧卧的患者;③胃肠胀气所致腹痛的患者。采用俯卧位,可使腹腔容积增大,缓解胃肠胀气所致的腹痛(E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