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患儿面色蜡黄,手有震颤,经血常规检查得:血红细胞3.1×1012/L,血红蛋白78g/L,血片中以大红细胞为多,红细胞形态大小不等。应首先考虑为
2020-04-10
A、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B、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
C、营养性混合性贫血
D、生理性贫血
E、溶血性贫血
B、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
C、营养性混合性贫血
D、生理性贫血
E、溶血性贫血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1)患儿血常规红细胞减少较血红蛋白减少明显,血小板一般减低,骨髓象增生活跃,以红细胞系统增生为主,各期幼红细胞巨幼变。面色苍黄,手有震颤,以上符合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患者的表现(B对);
(2)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血常规血红蛋白降低比红细胞数减少明显,骨髓象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A错);
(3)缺铁性贫血和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同时存在时称为营养性混合性贫血,血象常示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近于平行降低,红细胞大小相差悬殊,大者比正常大,小者比正常小,大红细胞可呈低色素性,甚至有明显中空现象,粒细胞、血小板可有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时的改变,骨髓象示两种贫血的混合表现,如幼红细胞胞体较大,胞核疏松,而胞浆较少,且嗜碱性强,此种改变尤以中、晚幼红细胞明显,粒细胞及巨核细胞可有不同程度的巨幼细胞贫血时的改变(C错);
(4)小儿生理性贫血,生后随着自主呼吸的建立,红细胞生成素减少,骨髓造血功能暂时性降低,红细胞破坏增加,生长发育迅速,循环血量增加等因素,生后2~3个月出现“生理性贫血”(D错);
(5)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寿命缩短),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与溶血程度相关,周围血片可见球形红细胞、幼红细胞,偶见红细胞被吞噬现象,网织红细胞增多(E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