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首义学院自动化

发布时间:2019-10-14 17:05 进入武昌首义学院招生网

自动化(智能制造方向)( 本科,四年制,工学学士学位,校企合作共办专业)

武昌首义学院于2016年12月入选教育部学校规划发展中心“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试点院校(全国首批17所高校之一),本专业结合“德国工业4.0”与“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先进理念,采取与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培养模式。本专业依托校内“互联网+智能制造2025创新实践基地”,采用德国西门子、美国通用、日本发那科等国际一流自动化产线技术和工业机器人技术开展实践教学。突出培养学生掌握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智能工厂网络与通信、制造执行系统应用开发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工程实践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学生掌握传感与检测、计算与处理、执行与驱动、网络与通信、模型与仿真、控制与智能、系统与工程等七大方面的专业知识,强化工业自动控制、工业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企业制造执行系统等方面的设计集成、编程调试、运营管理等专业能力。毕业时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从事智能制造行业和自动控制技术应用等领域相关的产品开发、信息处理、系统集成、设备维护、运营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自动控制理论、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机器人技术基础、机器人编程与仿真、机器视觉识别技术、智能工厂设备通讯、工厂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制造执行系统认知、制造执行系统应用开发、自动化工程设计与应用、制造执行系统应用开发综合实训、先进产线综合实训等。

培养模式:

1.校企合作共建专业,提供“产学研一体化”的联合培养模式。校企联合制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由学校和企业老师共同组成,企业派驻工程师教学团队对专业课和职业素养课进行授课。专职教师均派往合作企业实训,经企业考核合格方可担任课程教学。

2.校企资源融合共建实验室,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搭建更高平台。本专业拥有校内大型智能制造实践创新基地。将将智能制造行业主流技术以工程项目的形式引入实践教学,实现理论和实践教学与智能制造行业前沿技术同步。

就业领域:毕业生可在互联网+智能制造、智能机器人、智能交通、智能汽车、港口自动化等行业工作,尤其适合在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等领域从事智能控制系统的系统方案工程师、系统集成工程师、系统维护工程师等相关设计与开发工作。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