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湖北省中职专业技能考试电工基础考试大纲
发布时间:2016-09-17 15:15
2010年湖北省中职专业技能考试理论知识考试
电工基础考试大纲
《2010年湖北省中职专业技能考试理论知识考试电工基础考试大纲》是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电工基础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以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电工基础》(周绍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为主,并结合我省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特点和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二、考试要求
电工基础考试旨在测试考生对电工基础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考试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综合运用三个层次。三个能力层次是递进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具体含义是:
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并能在有关问题中直接加以判断和再现。
掌握: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一定的理性认识,并能理解和分析一般性的问题。
应用:要求系统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考试内容与考核要求
2.掌握电压、电流、电阻、电功率、电能的概念及计算。
3.掌握有载、开路、短路时电路工作的状态和特征;欧姆定律。
2. 掌握等效电阻、串联分电压、并联分支电流的计算;简单混联电路的分析和计算;电路中各点电位值的计算和任意两点间的电压计算。电压表和电流表扩大量程的方法及计算;电阻、电流和电压的测试方法。
3. 应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阻混联电路的特征及电位值的计算方法来分析、解决一般的电路问题。
2.掌握电压源、电流源、理想电压源、理想电流源的概念、电路结构特征及电源的外特性;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3.应用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来分析解决简单电路问题。
第四章 电容
1. 了解电容器和电容量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2. 掌握电容器的串联、并联性质及计算等效电容。
3.了解电容器的储能特性及能量计算公式。
第五章 磁场和磁路
1. 了解直流电流、环形电流和通电螺线管电流的磁场,及磁场和电流方向的关系。
2. 了解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和左手定则。
3. 了解铁磁物质的磁化、磁动势、磁阻、磁通、磁感应强度、磁场强度的概念。
第六章 电磁感应
1.掌握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及右手定则。
2.了解感应电动势概念及电磁感应定律。
3.掌握自感、互感现象,同名端概念,互感线圈串联公式。
4.了解电感的储能特性及磁场能量计算公式。
第七章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1.了解交流电的特点;瞬时值、最大值、相位的概念;正弦交流电的解析表达式。
2.掌握周期、频率、角频率的概念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效值的概念及计算公式;相位差的概念及计算;相量图的概念及表示法。
第八章 正弦交流电路
1.应用相量图分析和计算简单的交流电路。
2.掌握视在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功率因数的概念;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方法。
3.了解谐振的概念;串、并联谐振电路的条件和特点、品质因数。
4.掌握RLC串联电路的电压三角形、阻抗三角形、功率三角形。
第九章 相量法
1.了解正弦交流电的复数表示法。
2.掌握复阻抗的概念及复阻抗的欧姆定律。
第十章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1.了解三相对称电源的产生及工作特征。
2.掌握三相四线制电源的线电压和相电压的关系。
3.掌握三相对称负载星形联结和三角形联结时,负载相电压和线电压、相电流和线电流的关系。
4.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电压、电流、功率的计算方法,理解中线作用。
第十一章 变压器和交流电动机
1.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构造、工作原理、铭牌数据;同步转速n0、转速n、转差率s概念及计算公式。
2. 掌握变压器电压变换、电流变换和阻抗变换关系。
第十三章 瞬态过程
1. 了解RC、RL电路瞬态过程中电流、电压的变化规律。
2.掌握换路定律;能确定初始值、稳态值及时间常数τ。
3.掌握三要素法分析计算RC、RL一阶电路。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二)考试时间60分钟;
(三)全卷满分100分。
五、题型示例
1.设感抗为3Ω线圈与4Ω电阻相串联,则电路功率因数为
A. 0.2 B. 0.6 C. 0.75 D. 0.8
参考答案:D
(二)应用题
1.在RLC并联电路中,已知R=15Ω,XL=20Ω,XC=10Ω,电路端电压120V求:
(1)电路IR、IL、IC及总电流I;
(2)总阻抗|Z|
。
参考答案:
(1)
,

(2)
电工基础考试大纲
- 考试性质
《2010年湖北省中职专业技能考试理论知识考试电工基础考试大纲》是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电工基础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以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电工基础》(周绍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为主,并结合我省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特点和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二、考试要求
电工基础考试旨在测试考生对电工基础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考试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综合运用三个层次。三个能力层次是递进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具体含义是:
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并能在有关问题中直接加以判断和再现。
掌握: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一定的理性认识,并能理解和分析一般性的问题。
应用:要求系统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考试内容与考核要求
- 电路的基本概念
2.掌握电压、电流、电阻、电功率、电能的概念及计算。
3.掌握有载、开路、短路时电路工作的状态和特征;欧姆定律。
- 简单直流电路
2. 掌握等效电阻、串联分电压、并联分支电流的计算;简单混联电路的分析和计算;电路中各点电位值的计算和任意两点间的电压计算。电压表和电流表扩大量程的方法及计算;电阻、电流和电压的测试方法。
3. 应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阻混联电路的特征及电位值的计算方法来分析、解决一般的电路问题。
- 复杂直流电路
2.掌握电压源、电流源、理想电压源、理想电流源的概念、电路结构特征及电源的外特性;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3.应用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来分析解决简单电路问题。
第四章 电容
1. 了解电容器和电容量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2. 掌握电容器的串联、并联性质及计算等效电容。
3.了解电容器的储能特性及能量计算公式。
第五章 磁场和磁路
1. 了解直流电流、环形电流和通电螺线管电流的磁场,及磁场和电流方向的关系。
2. 了解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和左手定则。
3. 了解铁磁物质的磁化、磁动势、磁阻、磁通、磁感应强度、磁场强度的概念。
第六章 电磁感应
1.掌握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及右手定则。
2.了解感应电动势概念及电磁感应定律。
3.掌握自感、互感现象,同名端概念,互感线圈串联公式。
4.了解电感的储能特性及磁场能量计算公式。
第七章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1.了解交流电的特点;瞬时值、最大值、相位的概念;正弦交流电的解析表达式。
2.掌握周期、频率、角频率的概念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效值的概念及计算公式;相位差的概念及计算;相量图的概念及表示法。
第八章 正弦交流电路
1.应用相量图分析和计算简单的交流电路。
2.掌握视在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功率因数的概念;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方法。
3.了解谐振的概念;串、并联谐振电路的条件和特点、品质因数。
4.掌握RLC串联电路的电压三角形、阻抗三角形、功率三角形。
第九章 相量法
1.了解正弦交流电的复数表示法。
2.掌握复阻抗的概念及复阻抗的欧姆定律。
第十章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1.了解三相对称电源的产生及工作特征。
2.掌握三相四线制电源的线电压和相电压的关系。
3.掌握三相对称负载星形联结和三角形联结时,负载相电压和线电压、相电流和线电流的关系。
4.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电压、电流、功率的计算方法,理解中线作用。
第十一章 变压器和交流电动机
1.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构造、工作原理、铭牌数据;同步转速n0、转速n、转差率s概念及计算公式。
2. 掌握变压器电压变换、电流变换和阻抗变换关系。
第十三章 瞬态过程
1. 了解RC、RL电路瞬态过程中电流、电压的变化规律。
2.掌握换路定律;能确定初始值、稳态值及时间常数τ。
3.掌握三要素法分析计算RC、RL一阶电路。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二)考试时间60分钟;
(三)全卷满分100分。
题 型 | 小题分 | 题量 | 分值 |
单项选择题 | 2 | 20 | 40 |
应用题 | 15 | 4 | 60 |
合 计 | 24 | 100 |
五、题型示例
- 单项选择题
1.设感抗为3Ω线圈与4Ω电阻相串联,则电路功率因数为
A. 0.2 B. 0.6 C. 0.75 D. 0.8
参考答案:D
(二)应用题
1.在RLC并联电路中,已知R=15Ω,XL=20Ω,XC=10Ω,电路端电压120V求:
(1)电路IR、IL、IC及总电流I;
(2)总阻抗|Z|

参考答案:
(1)




(2)
